Sick問識答|抗生素不能醫流感傷風 醫生拆解抗藥性症狀+服藥方法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黃堯姿

發布時間: 2025/01/27 10:35

最後更新: 2025/01/27 10:46

分享:

分享:

不少人生病,為了想加快痊癒都曾經問過醫生可否處方抗生素,加速身體復原和殺菌。事實上,抗生素並非特效藥,對於流感或傷風不但無效,濫用抗生素甚至會造成抗藥性。本港家庭醫生林永和再三提醒大眾,患流感亂食抗生素不但對紓緩病情無效,甚至會「殺錯」體內好菌,大大削減自身免疫力。

迷思1:小病初起可以不看醫生,自己吃藥嗎?

不少人感冒初起未必會即時看醫生,反而會先自行服藥,視乎病情再決定會否看醫生。但這個服藥習慣,其實暗藏危機。家庭醫生林永和醫生再三提醒,平日家中習慣囤積吃剩的傷風咳、感冒藥,坊間俗稱用來「看門口」的平安藥,要謹慎留意囤積的藥品有否過期。

迷思2:抗生素能醫治百病?

除了一般感冒藥外,抗生素或其他特效藥並不建議囤積。林永和醫生解釋,一般市民對於使用抗生素或有誤解,誤會以為抗生素等同於「萬能藥」。事實上,抗生素只能夠用於細菌感染的疾病,一般傷風感冒或流感患者,服用抗生素並不會有幫助病情之用。

他續指,一般醫生處方抗生素需要先行診斷病源是都由細菌誘發。若濫用抗生素,不但對當下病情無幫助,甚至會出現後遺症,譬如導致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紊亂,繼而降低自身免疫力,誘發其他細菌感染,如念珠菌、陰道炎、尿道炎等。

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去年公佈,指全球正面臨抗藥性細菌問題,若干年後有可能會造成「有病無藥醫治」的嚴峻局面。林永和醫生強調,據統計現今全球多了20倍的人無故服食抗生素,正是導致超級細菌出現的最大成因。各地醫生無不擔心若到時有超級細菌出現,而人類手上無有效的抗生素時,恐怕要自食其果。

迷思3:服用抗生素要完成整個療程?

服用抗生素務必遵從醫囑,一旦開始療程不可以自行停藥。林永和醫生表示,明白市民或家長會擔心長期食用抗生素會有副作用,有些病人或會在開始療程後2、3天稍微見效,便認為病情大幅好轉欲停藥。他重申,抗生素需要完整地吃完一個療程,期間症狀減輕只代表細菌正逐步減少,但仍未完全康復。若病人突然停藥有可能會導致1-2%細菌殘留,然而當大病初癒,抵抗力再下降時,殘留的細菌將有機可乘,甚至可以以幾何級數在體內繁殖。隨後相隔兩個星期,病人又會出現同樣病徵,此時有可能是細菌「死灰復燃」。

我們要善用抗生素,長遠來說才是人類健康的保障。

 

撰文:黃堯姿

攝影:林君茹、陳健珊

監製:黃存新